“7部”中国子宫颈癌防控指南共识发布会在京正式召开
2025年1月5日,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的“7部”中国子宫颈癌防控指南共识发布会在北京正式召开!
为落实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进一步响应国家战略的需求,提高风险的诊疗水平,本次会议重磅发布了《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阴道自取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临床应用指南》、《p16/Ki-67双染在宫颈癌中应用专家共识》、《HPV基因整合检测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技术操作手册》7部指南共识手册,以推动我国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的发展。同时,会上进行相关学术内容研讨,SOX1和PAX1基因甲基化备受关注。
指南共识解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魏丽惠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魏丽惠教授首先介绍了7部中国子宫颈癌防控指南共识的制定背景。随后,魏教授从指南制定背景、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方案、子宫颈癌筛查异常的管理策略、子宫颈癌筛查异常后分流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的要点内容,旨在规范我国子宫颈癌筛查,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推荐以CIN3及以上病变(CIN3+)作为主要临床终点;并且重点提出需要进行筛查异常者进行分流(分流方法包括p16/k67双染、DNA甲基化、HPV拓展基因分型、HPV基因整合检测,且均需选择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临床试验验证有相关适应证的试剂),通过这种精细化管理,达到避免过度诊疗,降低阴道镜转诊率的同时减少漏诊的目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教授进行题为《阴道自取样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分享。共识明确提出,自取样子宫颈癌筛查是提高人群筛查覆盖率的有效途径。通过推广实施自取样筛查模式,将显著提高筛查覆盖率,推动子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提高我国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提供了新的策略。
学术报告研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隋龙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隋龙教授进行了题为《DNA甲基化在宫颈癌筛查及病变管理中的价值》的专题演讲。隋教授阐述了DNA甲基化作为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的作用及其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紧密联系。根据多篇共识和文献数据显示,SOX1和PAX1基因可作为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更精准的分流管理,尤其适用于亚洲/中国人群,有助于优化子宫颈癌的筛查流程和病变管理策略,减少漏诊和避免过度治疗。随着技术的发展,子宫颈癌甲基化检测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会上,隋教授特别介绍了涵盖SOX1和PAX1 DN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和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HBNP-ME32A的凯普宫颈癌基因甲基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提高了宫颈癌早筛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还实现了对宫颈癌风险的精准评估。
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先行者、倡导者、推动者,凯普不断推动宫颈癌筛查技术的迭代升级,从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宫颈癌筛查第一证HPV 12+2、HPV全分型产品、再到HPV E6E7 mRNA和宫颈癌DNA甲基化阳性分流产品,凯普已经形成了从“筛查+分流+辅助诊断”的宫颈癌整体解决方案,精准识别高危患者。
未来,凯普将继续携手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宫颈癌防控的新路径,造福广大适龄女性,为落实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目标贡献力量。